发布日期:2024-10-04 13:57    点击次数:114

在线证劵融资平台 304种植物展出!广东珍稀特色植物展在广州开幕

让“园”融入城在线证劵融资平台,让城拥抱“园”。7月12日,“相约云山·广东珍稀特色植物展”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展示科普活动在云台花园与市民朋友们见面。

活动还同步开展“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科普活动月”启动仪式、特色植物赠送仪式、粤港澳儿童研学活动等,以“珍稀植物走出园、融入城”的小切口,展示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和绿美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成效。

“活化石”水杉、“长在树上的方便面”巴拿马草、“粉色甜甜圈”莲玉蕊、“铜钱之树”长叶排钱树……展览亮相的植物不仅外形奇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更不乏各色珍稀品种,结合充满趣味性的科普展牌,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打卡。

据了解,此次展览时间为7月12日至14日(共3天),包含温室区和室外区两部分,共展出植物304种,包括珍稀植物50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4种,二级保护植物26种)、特色乡土植物20种、观叶植物近150种(含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会中,一些植物“新面孔”是首次亮相——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新培育的兜兰新品种和新发现的白花盾叶苣苔、狭叶紫薇将首次与公众见面。这些珍稀新优植物品种的亮相是广州植物迁地保护能力提升、种质资源创新跑出“加速度”的体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能够为下一步的种质创新提供前期材料基础。”广州市白云山云台景区管理中心主任王伟表示,珍稀新优植物品种的亮相是广州植物迁地保护能力提升、种质资源创新跑出“加速度”的体现。

此外,由广州林业园林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适应华南气候的耐湿热草花品种——矮牵牛“婷粉”、矮牵牛“园科粉”和长春花“紫霞仙子”,也在本次展会悉数亮相。

这些新品种具有植株健壮,观赏性强,观赏期长,抗病性、耐湿热能力、耐雨性较强等特点,助力解决广州夏季湿热少花的现实问题。同时广东省植物创新促进会推荐了佛山市金彩蝶园艺有限公司、广州市劲天园艺的象耳芋、白怪兽、大洒金龟背竹等一批特色新优展品也将在本次珍稀特色植物展展出。

17时许,广州大道中仍有非广州市籍小客车通过。

在村卫生站,突击队员与蒙建发医生、张财星医生等一线村医进行了访谈。乡村医生们表示,县卫生院每个月都会安排1次培训,培训内容有常用医疗知识、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培训方式,村医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能够更好地把医学知识运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满足村民大部分的就医需求。

活动当天,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东风东路小学、海外侨胞亲子家庭等约120名学生及家长,共同开启一场精彩万分的“植物探秘”之旅,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深入云台花园的奇妙世界,近距离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养护要求,实地感受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技推广与培训部部长吴超介绍,本次活动面向全体市民开放,并特别邀请了多个类型的主体参加,包括东风东路小学、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海外侨胞亲子家庭。

今年暑假期间,广东省和广州市将联合举办36场城园融合体系系列科普活动,届时将在儿童公园、市园科院、中山纪念堂等全市各区的公园、景区和科研单位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活动将通过研学游、知识讲座、实地探索、科普展出等形式,围绕历史文化底蕴、生态建设成果、绿色生态技术、低碳生活理念等主题进行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教育,让中小学生和市民朋友们亲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态环保理念。

当前,广州举全市之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加快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华南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育活植物分类群18856个,全国和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相继获批建设。

据悉,广州深入推进白云山、海珠湿地、大夫山迁地保护示范区等城园融合体系建设,高质高效开展第一批15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和40个生态科普宣教点建设工作,加快开展第二批选址工作;加强珍稀濒危迁地保护植物保育与应用、新优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推广,2022年以来,全市引种和迁地保育植物近3200种,首次发现新物种2个。

【文字】南方+记者 钟晓宇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在线证劵融资平台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正规炒股配资网站_正规炒股配资申请_实盘炒股配资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