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04 14:35    点击次数:169

常熟期货配资 一果难求的联饶晚熟荔枝,饶平联饶荔枝打出12221组合拳

广东东部有一座小镇,举目所及,树木葱郁常熟期货配资,点点荔红点缀其中。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让这里成为广东晚熟荔枝产区的代表。她,便是潮州市饶平县联饶镇。七月中旬,联饶荔枝销售已近收官,传来一个个喜报:

坐果率约五成;

田头收购均价翻一番多;

亩均增收超6000元;

销售收入总额约2.2亿元

……

“今年我们镇有1000多亩荔园被提前‘包园’,仅这一项创收就超1000多万元。”联饶镇党委副书记张洁靖说。恰逢广东荔枝小年,联饶荔枝逆势稳产,引八方采购商齐聚联饶。今年联饶的荔枝季无疑是“甜蜜”的。从失管闲置的“亏本果”,到“未熟先订”的香饽饽,联饶荔枝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推动下,端上大江南北消费者们的餐桌。联饶镇政府和中山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也在助力荔枝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拉动群众增收“可感”更“可及”。

饶平县联饶镇是广东省最晚熟荔枝产区。

聚“荔”:唱响“联饶桂味”品牌戏

“我们这块是荔枝的‘宝地’。”就像谈起潮汕文化一样,联饶人对家乡的荔枝总是有着绝对的自信。

联饶桂味。

当然,“宝地”并非夸张形容。联饶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冬季有着充足的低温累积,且土壤环境酸碱适中,富含钾、钙、锌等营养元素,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荔枝种植,同时也是广东省最晚熟优质桂味产区。目前,全镇荔枝种植面积1.2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桂味、糯米糍、黑叶、妃子笑等,其中以桂味最为出名。

得益于天然的馈赠,早在九十年代,联饶桂味在周边颇有名气,吸引了福建、汕头等地的果农前来引种。老荔农吴永汉回忆,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间,全镇卖往外地的苗种就多达200万棵。在当时,一棵种苗可以卖5块钱左右,收入尤为可观。

然而,即便优质,联饶荔枝却曾陷入“碎片化”“低价”等困境。

在2010年以后,桂味扩种步伐减慢,联饶荔枝也逐渐失去优势。此外,由于过去采取以“人口田”的方式分果园,导致果园碎片化,每户种植面积大多为三四亩,且全凭人工种植,种植质量参差不齐。田头价因而一度跌到每斤2元以下,有的甚至才几毛钱,成本都收不回。不少果园逐渐丢荒,年轻人也不种荔枝了,纷纷出外打工。

如何突围?2022年,联饶镇经过多方了解、调研后,给出了初步的答案——“抱团发展,打造区域品牌”。随后,一系列的行动随之展开:开展百年老枞荔枝采摘园、联饶荔枝IP设计、全网征集“联饶桂味”宣传标语、拍摄宣传片、举办2023年“联饶桂味”电商销售节以及“联饶桂味”荔枝短视频大赛……联饶荔枝首年喊出了声势,唱响了“品牌戏”。

联饶荔枝亮相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走进陕西(西安)宣传推介系列活动。

系列措施助力之下,联饶荔枝还积极走出广东,参加“12221”省际农业交流合作系列活动,在省内外进一步打响联饶荔枝“金招牌”。

奥运会跳水冠军张雁全为“联饶桂味”代言推介。

对联饶荔枝从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到今天走出潮汕全国知名,联饶镇党委书记张少辉感受特别深刻:“去年,我率队参加省农业农村厅‘12221’陕西推介活动,‘12221’让大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12221’就是一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生产价值在市场实现’,‘市场半径越宽生产价值越高’,要让生产商携手采购商,品牌要到市场中打造。”他开心地表示,通过把“12221”一项项地落地,连饶荔枝的品牌影响力,采购商的关注度,果农的自信心、市场意识,节节攀升。接下来要继续把“12221”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工作载体,推动联饶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大农民奔康致富。

回望过去三年,联饶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灼波最大的感受是:“价格稳中有涨,联饶荔枝品牌愈发响亮,果农有了获得感、认同感。”一个可以侧面说明这一变化,曾经产自联饶的桂味荔枝常常挂着“广州荔枝”“东莞荔枝”销售,但现在联饶人似乎又重新找回了自信,以“联饶荔枝”之名奔赴各地市场。

发“荔”:拓展市场渠道“鼓腰包”

好果为何卖不出好价?除了名气,联饶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渠道。

饶平县位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最东端,常被戏称为“省尾国角”。以前荔枝的流通也是脱离了广东大市场,主要依靠福建经销商采购,渠道单一,免不了被动压价。

联饶龙眼荔枝产业交流群中,产业人士活跃讨论。

而“12221”恰改变了这一局面。每次参与市场推介之时,果农吴永汉的微信都要新增一批采购商好友。让他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外出调研。今年1月,当地政府组织镇、村各级干部、种植户等一行近40人,历时5天辗转揭阳、汕尾、广州、深圳、东莞和阳江等地,走访荔枝果园先进示范点11个。“这次调研,既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也认识了不少经销商朋友,荔枝季的时候发挥了大作用。”

新采购商带来了销售新现象。今年全镇有1000多亩果园被提前“包园”,涉及金额超千万元,甚至出现30亩果园“包”到44万元的好价格。而在此之前,很多果农甚至不知道,何为“包园”。

线下采购火热,线上渠道突围。去年以来,联饶镇还借力电商,通过授权形式与电商企业合作销售,电商销售实现“从0到1再到N”的突破,仅去年“联饶桂味”电商销售节活动线上销售荔枝就有约1万单、助力从事荔枝产业人员增收100多万元。今年,当地再接再厉,正计划举办第二季“联饶桂味”“联饶龙眼”短视频大赛,将“流量”变“销量”,进一步推动电商销售。

渠道的多元化,让联饶荔枝从“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2023年,联饶桂味荔枝田头收购价5-10元/斤,较前一年上涨2-3元/斤,比周边市县均高出2-5元/斤;今年更是田头收购价一斤达20多元,亩均增收超6000元,销售收入总额约2.2亿元。

蓄“荔”:千年古树焕新生

失管、闲置、再复管,联饶镇上,一棵棵荔枝树正焕发新生。荔枝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每个联饶人心中都攥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联饶荔枝做成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我们通过培育壮大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园,指导优质果园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全镇荔枝果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全镇荔枝产业化水平。”张洁靖表示。

去年6月,联饶镇印发了安全生产示范园建设方案。此消息一出,联饶镇的果农们踊跃申报示范园,最终有4个果园入选。在联饶镇的大力推广下,果农们纷纷效仿学习示范园生产管理模式,将自家果园管理逐步推向规范化、标准化。联饶镇、中山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也多次邀请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为果农传经送宝。

联饶镇党委书记张少辉(左三)和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综合试验站荔枝产业技术专家张树飞(左四)交流。

作为联饶镇的科技特派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综合试验站荔枝产业技术专家张树飞对联饶荔枝产业发展信心满满,“晚熟产区有晚熟的品质。别说多一周,多一天都会不一样。”在张树飞看来,联饶桂味荔枝由于吸收了更多阳光雨露,联饶桂味荔枝的营养得到累积,品质形成也更加充分,所结果实果肉晶莹,口感紧实,焦小核率有90%以上。

“去年,我们还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潮州市果树研究所为古树荔枝实施高位嫁接品种改良,上面嫁接了桂味、仙进奉、岭丰糯、妃子笑等等优质荔枝品种。”张洁靖表示,当前镇上也在积极推进荔枝高接换种工作,已有30亩荔枝园正在试点。嫁接一年后,农户们投入同样的成本,将获得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荔枝鲜果,让农户们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

一批产业配套也在联饶加快落地。在7月2日举办的“联饶桂味”推介会上,位于赤岭村的联饶镇级农贸市场正式揭牌。对于联饶来说,它将成为特色农产品对外输出重要窗口——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配套建设了冻库、物流站,还打造了7个直播间,方便网红、达人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

联饶荔枝冻库打包装箱。

联饶镇还通过多方筹资,将冻库延伸到田头。目前已建设了6个田头冻库。此外,该镇还计划在田头建设果蔬包装厂,力争让“冻库+包装厂”成为各村的产业“标配”。

从市场挺在生产前、产区销区两手抓,到推动荔枝区域品牌创建,再到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联饶立足农“土特产”资源,推动荔枝产业集聚成势,向“高”向“新”,让更多荔农尝到甜头、更有奔头。张洁靖表示,联饶镇将积极做好示范园打造、区域品牌建设、国家地理标志申报等工作,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走深走实,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记者】林健民  陈思蓝

【来源】南方农村报常熟期货配资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正规炒股配资网站_正规炒股配资申请_实盘炒股配资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